“朝发轫于天津兮,夕于至乎西极。”天津,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沿海开放城市,在全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一直是我国华北地区重要的公路交通枢纽。翻开历史的画卷,天津以京津塘高速公路建成为标志,开启了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新征程。
首次引入菲迪克 引领高质量建设
1993年,我国第一条经国务院批准并部分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高速公路——京津塘高速公路建成通车。
京津塘高速公路是我国“七五”至“八五”期间重点交通建设项目,全长142.69公里,起于北京市朝阳区十八里店,途经河北省廊坊市,止于天津市塘沽区河北路。其中,北京境内35公里,河北境内6.84公里,天津境内100.85公里。
京津塘高速公路是按照国际标准,进行国际招标,按FIDIC(菲迪克)条款实施建设的第一条跨省市高速公路。
随着菲迪克条款的实施,监理这个新生事物开始走进中国。当人们对此还一知半解时,来自丹麦的路桥监理公司让国人知道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监理。
时光追溯到1990年,第十一届北京亚运会开幕前夕,京津塘高速公路的建设者们加紧施工。其间,15辆装满由国外进口、价格不菲的沥青混合料货车运至施工现场准备卸货时,却被监理方拦了下来。据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党委委员、副主任吴秉军回忆,当时监理方检测发现,沥青混合料的温度比正常技术规范低3至5摄氏度,坚决要求把这批货物倒掉。同时,他们还派专人跟车监管,直至货物完全销毁。
遵守规范和条款,是那次经历给国人带来的深刻触动。
“可以说,京津塘高速公路是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史上的一座丰碑,引领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品质。同时,京津塘高速公路的建设还总结出一整套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和建设技术,使我国公路建设管理体制逐步实现了与国际惯例接轨。”吴秉军说。
随后,京津塘高速公路带来的建设模式开始辐射全国,广(州)深(圳)珠(海)高速公路、沪宁高速公路、石(家庄)安(阳)高速公路等一批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均采用这种建设模式。
本文转载自:https://www.gylmap.com
随着京津塘高速公路的建成,天津市的高速公路也从那时起迎来大发展。在随后数十年中,逐步形成了“九横五纵”高速公路骨架网络,原“7918”国家高速公路天津段已全面建成。
“截至今年7月,天津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到1262公里;高速公路网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10.6公里,位居全国第二。”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党委委员、副主任朱宝平告诉记者。
我国北方的“黄金通道”
没有红绿灯、全程不停车、立体式交叉于其他道路之上,京津塘高速公路通车后,许多天津市民都想体验这条路的便捷与畅通。
1995年参加工作,现任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高速公路管理处副处长的马洪福当时与几位同事一起,特地驱车体验了这条高速公路。
据马洪福回忆,以前开车去北京,路上要花费七八个小时,去北京办事都要住一晚。自京津塘高速公路开通后,上午从天津出发,一个半小时就可到达北京,当天即可往返。
西起北京,东至天津港,140多公里长廊直通渤海湾。京津塘高速公路的建成不仅使百姓出行受益,还使首都北京有了一条出海大通道。从此,这条高速公路也与北京、天津的机场构成了完整的“海陆空”综合交通体系。
得益于完善的交通体系,在京津塘高速公路通车后不久,天津就吸引了包括诺基亚、丰田汽车、三星电子等一批世界知名企业入驻,加快了该市的经济发展。
近年来,随着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京津塘高速公路逐渐与北京三、四、五环和六环路、天津外环线与京沪、津蓟和唐津高速公路以及103国道和104国道实现互联互通。这为京津冀发展经济合作关系、实现优势互补,形成地区经济总体布局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重要的物质条件,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布局产生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如今,在京津塘高速公路沿线两侧,已经形成了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河北省廊坊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等11个新兴区,初步形成了一条高新技术产业带。京津塘高速公路以其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强大吸附力,成为我国北方的“黄金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