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青人是什么民族的人(穿青人是什么人)

穿青人的历史文化与渊源

穿青人是什么民族的人(穿青人是什么人)

据穿青人口传和家谱记载,穿青人祖籍江西吉安府庐陵县,穿青人的祖先是明洪武七年来到贵州的。为了考证穿青人的祖先在江西的社会历史及其入黔的原因和时间,以资分析研究他们的民族成份问题,贵州省民委曾于1982年组成由毕节、安顺、六盘水地区的织金、纳雍、大方、清镇、六枝、盘县、水城等县民族识别办公室的同志参加的调查组前往江西及吉安地区进行调查。

调查工作从1982年10月开始至12月,历时两个多月的时间,涉及14个县市、26个村寨、查阅地方志书26部、族谱14部、召开各种类型的座谈会17次,共搜集调查材料62份。初步查清了穿青人与江西的历史联系,对穿青人的社会历史情况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调查情况如下:

穿青人是什么民族的人(穿青人是什么人)

(一)江西及吉安地区地理和建置沿革情况

地处江西南部的吉安,据《吉安府志》载,古为杨州南境,春秋为吴地,周元王三年吴亡,地入越,显王三十五年越亡,地入楚,秦并天下,地属九江南部都尉,汉为庐陵、安平、新淦三县,地属杨州豫章郡,三国属吴,献帝兴平元年孙策分豫章立庐陵郡,辖西昌、高昌、石阳、巴丘、南野、东昌、新兴、吉阳、兴平、阳城十县,仍属扬州。晋平吴,庐陵郡辖九县,元康初改属江州,宋、齐如前。隋改石阳为庐陵县,县属范围包括原来的石阳、阳城、兴平、高昌四县;又废东昌、安平、西昌、遂兴、永新,合五县置泰和县;废安城郡,立安福县,割巴山郡之新淦来属,故此,隋之庐陵郡,辖庐陵、泰和、安福、新淦四县。唐改庐陵郡为吉州,复置永新,领庐陵、泰和、安福、新淦、永新五县,初属江南道,后属江南西道。宋为吉州庐陵,属江南西路,领庐陵、吉水、安福、泰和、龙泉、永新、永串、万安八县。元至元十四年升吉州路总管府,置录事司,领一司八县。元贞元年,吉安、安福、泰和、永新四县升为州,改吉州路为吉安路,属江西行中书省。至顺间割永新州立永宁县。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改吉安路为吉安府,共领九县,属江西布政使司。清沿明制,乾隆八年折永新及安福地,置莲花厅,领一厅九县。迄今为止,其规模尚未变动,只是把厅州统改为县称了。按此记载,江西古安府庐陵县这一地望名称,应始于洪武元年。但《江西通志》又记载,“元至正二十二年(公元1362年)改吉安路为吉安府”,其先后时间谁准无考。总之,古安府之称,大体始于元末明初。

穿青人是什么民族的人(穿青人是什么人)

地理沿革和建置,是一部份政治的集中表现,属于上层建筑,历代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和沿袭自己的统治地位,无不利用地域管辖和政权机构来统治人民。上述记载的情况证明,吉安的地理和建置沿革变化是大的,所辖范围也是很广的,自从三国吴之孙策分豫章立庐陵,孙权嘉和五年分庐陵立庐陵南部都尉后,庐陵所辖之范围,除现在整个吉安地区外,还包括现在的赣州诸县,几乎据有整个江西的一半,北为豫章,南为庐陵,因此,古代的赣中、赣南、赣西一代的人民,均称庐陵县人。在隋朝合石阳、阳丰、兴平、高昌四县为庐陵县后,庐陵县历为庐陵郡之首县。元明之际,吉州改为吉安府,凡这一代因战乱灾荒逃离或外出贸易的人,都自称吉安府庐陵人,所以,古代庐陵县范围之大,决非仅限于今天的吉安县。

穿青人是什么民族的人(穿青人是什么人)

吉安地处赣中、赣南,向为江南道或江南西道管辖,是南北交通要冲,古代从北方去闽广、趋越南水陆交通均需通过吉安,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从战争的观点看,吉安有山地,有平原,进可攻,退可守,据则胜,失则败,历为军家必争之地和必经之道。由于吉安地理位置的重要,所以历史上长期处于战争年月,年年兵荒马乱。宋元以前战火甚多,明、清时代也较频繁。据地方志书记载,元朝时期,从至正十一年至二十六年(即公元1351–1366年),整个十五年的时间几乎年年都有战争。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辛卯,吉安、安福群盗陷吉安路,达噜噶齐实童力战复城。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壬辰,正月,星陨于城东北,其光如火,其声如雷,是年徐寿辉称帝,国号天完,润三月,徐寿辉遣普文进陷吉安。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癸已,永新贼入庐陵境,万户马致远率兵击之。至正十四年(公元1354年)甲午,四月末,淫雨洪水骤至,一地深数丈,漂没民田,秋疫痢尤甚,年多大饥。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乙未,袁州盗李明由安福陷吉安,万户马致远率兵讨之。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丙申,袁州盗来掠吉安,九月,饶大胆合永新贼周安,攻破玉城山。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戊戌,正月,吉安兵乱,逐镇抚吴林总管梁克中卒,四月,安福州寇至桐江。五月红巾寇至桐江攻吉安,分宜袁云飞陈友谅沔阳兵至桐江,兵校明某以都事之众降红巾贼,亦附友谅;禄事张元祚与摄监郡雅某以吉安城降;参政全普庵撒里奔赣州;参谋乡贡进士肖彝翁、赵学,宫前井死。至正二十一年(公元1361年)辛丑,新安人孙卓,宇本立,有为人也,红巾贼彭国玉、邹普胜导掠郡邑,曾率营兵与战有功,又与陈友谅力战捍城隍,时大祖下江州,卓遣使纳款于明。至正二十二年(公元1362年)壬寅,友谅党熊天瑞攻吉安,守将孙本立战败走永新,乡人简舜募兵扼天瑞,力战死,城遂陷,友谅使饶鼎臣守吉安,鼎臣剽悍有胆略,人呼为饶大胆,所至萘害万端。冬十二月,明大都督朱文正遣兵攻饶鼎臣走之。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癸卯,陈友谅攻围南昌,分遣其将攻古安,友谅叛将李明道时从明兵守吉安,饶鼎臣至,复叛附鼎,守将孙万中死之,吉安陷,参政刘齐、知府朱叔华被执死南城下。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甲辰,饶鼎臣据吉安,明大祖命常遇春攻赣州,兵次吉安,遗人招鼎臣出城与语,鼎臣怖不敢出,遣其幼子出见,遇春坐而饮之酒日:“归语尔父,可善自为计,”鼎臣夜弃城走安福,遇春遂复吉安。

穿青人是什么民族的人(穿青人是什么人)

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赣寇桐獠数万至陵境屠戮,罗士元率其兄弟等团练乡勇立栅于其家之黄崖山,保障一方,境内乃安。历代战争的史实证明,吉安的确具有战略的重要地位,当两军对战之时,吉安便成了争夺的目标,宁可放弃其他地盘,不可丢掉吉安,只要先据吉安,便可从北驱豫章,从南扼岭南,有了吉安,即可指望全省,往往必须保存吉安,才能安服全省,如《吉安府志》记载:“元至元二十五年戊子,时吉、赣盗纷起,迁元帅府以镇之,又置赣吉抚,建戌兵,移江西行省于吉安,以便捕盗。

战争给人民带来了灾难,由于吉安历史上的战争频繁,常不安定,不但人民渴望太平,安居乐业,就是统治者也渴求安定不乱,使之世袭苟安,因此,封建统治者便反其不安之意,取其吉祥之名——吉安,这就是古安这一地名称的来历。可是,吉安又是历史悠久,土地肥沃,山川秀丽,文化极为发达的地方,素称鱼米之乡。在中华民族的光辉灿烂文化中,人材济济,出了不少文人,和不少治国安民的杰出人物,号称“文章节义之邦”,可谓人杰地灵。自古以来,吉安都是人民向往的地方,为分享这地之灵,各地都有人不断涌向吉安,当地土著人民,不因战争、灾荒、役赋税的摧残蹂躏,是不愿意出离这块地方的。吉安自古就有各种氏族或民族杂居,这些杂居人群,有很多因参与当时反抗统治者的造反,失败后就被徙往他方,这就是过去所称的“莎门海岛”。特别是在元末的反元复宋和清初的反清复明斗争中,吉安人民常聚义兴师,与官兵对抗,这些斗争大多数被统治者镇压下去了,反动统治阶级采取大量撵走反民的政策,很多人都被撵出了江西,其中就有不少人被撵往云南、贵州。

穿青人是什么民族的人(穿青人是什么人)

(二)江西及吉安地区古代民族概况

江西及吉安地区古代民族问题,在江西未发现完整的历史记载,可能是历代史学家和现代民族学家都没有作过详细考察,通过这次调查,初步发现了江西及吉安地区古代曾生息着多种氏族和民族,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带。据江西地方志书记载,江西古代民族居住面广,社会活动比较频繁,继历史上较早的“三苗’’和“百越民族”之后,又出现有“土夷”、“土人”、“山人”、“峒”、“畲人”、“徭人”、“蛮人”、“獠人”。“棚民”等少数民族,特别是对“土人”、“山人”、“峒人”这几个民族的情况记载较多。

《吉安府志》卷一、二、三、十五“产物、地理、古迹”载;“坐孥草,永丰县秋田出,六月开紫花结实,土人采之以治打扑伤”。

“泰和山、王山,在县东八十里……而土人名此山者犹匡山、王山、子瑶山云”。“金牛泉,在府城焕文门外金牛寺下,……且谓土人名灰汁为金,故名金井”。

《万载县志》“古迹”载:“鄂王岳飞土城,在县城北三十里,三百丘,俗称土城里,接三百丘。土城相传飞征扬公道驻此,灭土冠高蔡阳等,遗址犹存”。“武功峡,在城北一百二十里,黎原明万历甲戌守备邓子龙追贼李大奎、杨青山至此破之,土人名峡日破城,又日武功”。

《莲花厅志》“产物”载:

“甜瓜,一名熟瓜,土人用着凉水黄瓜,蕨产山中,茎可食,土人取根作粉。布谷,土人呼为催耕鸟,又名催工鸟”。“西入山里日符溪寨,在九都,元季土寇立寨山上,明初叛服。不常,居民患之,千户喻茂破其寨”。“七一峰隘,砻西乡,昔土人樵采峰上,常有拾得古剑者……”“界下山隘,元时土寇立寨于此”。“界头岭隘,土人立有城隍庙,故又日城隍界。

穿青人的文化特征

穿青人是一个勤于农耕、善于田歌相答的民族。他们辗转贵州,开垦田园,立家创业,生产力有了提高,民族不断发展壮大,文化生活也逐渐丰富起来。但是,解放前国民党反动派推行大汉族主义政策,实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严重阻碍了他们社会文化的发展。解放后,党中央废除民族歧视,各民族在政治上、经济上一律平等,各族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穿青人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与其他兄弟民族一起,用勤劳的双手建设社会主义,提高了生活水平,极大地丰富了自己的文化生活。今天,他们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已成为祖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部分,闪烁着智慧的光辉。

(一)穿青人的婚姻惯礼穿青人的婚嫁过程,仪式有“插香”、“烧香(发八字)”、“迎娶”、“回门”等,其中的“回喜神”、“拜堂”、“入洞房”、“参拜公婆”等仪式和习俗也有着他的特殊性。

1、姑表联姻和背鸡认亲。姑表开亲,是穿青人在婚配中沿袭已久的习俗,据调查,解放前几年全属于这种婚配。他们一般不与外族通婚,而很重视亲戚间的情谊,为了亲上加亲,姑妈家和舅舅家的儿女常匹配为夫妇,接通亲路,使情谊代代相传。从前姑表互相婚配是不分彼此的,后来舅舅家讨姑妈家女儿作媳妇,被汉人讥笑为“讨回母猪种”就不准了,多是姑妈家讨舅舅家的女儿作为媳妇,叫“侄女赶姑妈”。在婚配中妻子的年纪一般大于丈夫,俗说“宁让女大十,不让男大一”。他们有开小亲和早婚的习惯,男子还在孩童时代,父母为他定下亲事,到十三、四岁便可结婚。除姑表开亲外,姨表之间开亲也较普遍,因此,在穿青人中常出现“担钩亲”和老亲老戚的现象。这种近亲婚配,对穿青人口的发展有所影响,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使这一人们共同体稳定发展的作用。

穿青人的婚配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官,在行聘过礼中有“背鸡认亲”的习俗。背鸡认亲即媒人受托到女家求亲,女家同意后,男方父亲要亲自带着儿子第一次去拜望亲家,去时看女家族内至亲多少,背去一笼鸡分送,女家受礼者均要设酒席款待,认识新开的这一门亲戚,男家也彼此相认,以便今后逢年过节或红白喜事到女家行走。背鸡认亲后,两家经常来往,保持亲密关系。

2、礼物和陪奁。礼物指的是男女定亲后互相赠送礼物,一般称为“丢把凭”。穿青人男女婚事是父母包办,男女婚前是不能见面的,女的只能在每年正月男方来拜年时托姐妹将礼物转给男方,姑娘送给男方的礼物是花裤带和草鞋。裤带两头绣有花纹,并留有耍须;草鞋用稻草蕊作鞋耳,并编有花纹,名“桂花耳草鞋”。男方得了礼物,常根据礼物的好坏来猜测妻子的人品才貌,俗称“不见人才见手脚”。姑婆们很注重送给男方的礼物,婚事一定,便暗暗作准备,尽量把礼物办好。新婚的洞房之夜,新娘还要特地送丈夫一根精制的花裤带作见面礼。在整过婚嫁过程中,男方是不单独送女方任何礼物的。新娘出嫁时的陪奁,由于穿青人在历史上的政治地位低下,经济较为落后,生活水平不高,一般只是一箱一柜。柜内穿戴不多,大都装的是一捆草鞋和糯米粑。草鞋是新娘早就准备的,够到婆家穿一个月,他们说,新娘到夫家一月内不准摸草搓绳,否则喂猪不长;糯米粑供新娘新婚三天内食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后来婚事和陪奁也随之讲究和丰富起来。

3、打亲和闹亲。在婚事中,穿青人常说是“有理的后家”(后家即岳母家),意思是女家在婚嫁中处处占主导地位,而男家要事事谦让,才能求得婚事圆满。打亲就是“打媒人和接亲人”,当吉日迎娶,男家接亲队伍来到院中,女家暗下组织一批人专与媒人和接亲人“作对”,他们把媒人和接亲人拦在门外,或出言“讥讽”,或泼以“污水”,或抹以锅烟或推扯,尽量想法“泼制”,而新娘在屋里以哭嫁歌“咒骂”,“背时媒人”、“接亲乌龟”,一时闹得媒人、接亲的人丑态百出,聪明的想法尽快逃至堂屋内,才免去这场“灾难”。媒人到了堂屋,便开始摆礼,让女家众亲友过目,这时,女家往往“借故”礼物不周备而“大吵大闹”,说男家穷,不懂礼教,欺负人等,如果男家礼物真有不周,必须设法立马补上,女家才收礼。实际上,就算礼物周备,女家也免不了吵闹着数落一蕃,这肘,男家必须忍气吞声,尽量好言解释,如果出言不逊,常会把婚事弄僵,有的甚至由此引起不良后果,把亲家变成冤家。“闹亲”有时闹得不可收场,须由女方族内一个德高望重的老年人出面调解才罢休。这“打亲”和“闹亲”正是史志所载的该人们共同体“……将嫁,男家遣人往迎,女家则率亲戚捶楚迎者,谓之夺亲”古习的残痕。

4、砍亲路和照亲路。在古老的婚嫁习俗中,穿青姑娘不用轿抬,是走路到夫家,送亲人中有姑父姑母、姨父姨母、姐姐姐夫、哥嫂等多至二十余人。送亲的男男女女穿长衫、花衣、系腰带,带上汗巾,路远者,腰带上还挂双草鞋,簇拥着新娘步行,叫做“赶亲”。经济有所发展后,新娘才兴骑马,民国时期,因被汉族耻笑、歧视,有部分接近城镇的穿青人办喜事,新娘才用轿抬。他们抬轿与汉族也有区别,轿是自己编制的竹轿,抬轿的是寨内亲友,不请专门轿夫,名日“抬弟兄轿”。一些边远山区经济较落后的地方,还把木桌倒翻,内铺红毡,上盖彩布算作轿子。无论是走路成亲,还是骑马成亲、坐轿成亲,去接亲时男家都要抱一对鹅到女家,叫“以鹅押礼”。据老年人说这鹅是代表雁,是青年男女成婚的见证。迎娶时,男家接亲队伍中要安排一个青年带去一把砍柴弯刀,两个少年带去两把亮槁作“砍亲路”、“照亲路”用。砍亲路和照亲路仪式在发亲时举行。天刚蒙蒙亮,新娘的姐姐或嫂嫂扶着哭诉不停的新娘到堂屋神前拜别神灵祖宗,然后绕房三圈,走到院中便停下。这时,接亲队伍中的带刀青年急忙闪出,挥舞弯刀,作辟山开路的样子,在前引路,两名执亮槁的少年立即点燃火把,分左右两边随后照明,新娘才启步随行,送亲和接亲的在后,簇拥着新娘上路。这样刀砍亮照,直至天色大亮才停。据穿青老人讲,这样作是为了驱魔除邪,让新娘平安达到夫家,今后子孙发达,福气好。“砍亲路”和“照亲路”带有许多原始的迷信成分,从侧面反映了从事农耕的穿青人在历史发展中刀耕火种、刨草开荒的艰辛生活。

本文转载自:https://www.gylmap.com

5、站花和试新娘。穿青人举办婚事一般四天,第一天叫“吃下马酒”,第二天叫“正酒”,第三天叫“拜客”,第四天叫“结发亲人”。在正酒天,新娘要起得特别早,梳好三把头,手提花汗巾,面对墙壁站立,让众亲友看头饰。这天,凡是来吃喜酒的亲友,特别是姑婆和年轻的媳妇都少不了要涌进洞房观看,评论称赞一番,这称为“站花”。“试新娘”的仪式是在婚事结束的第四天进行。这天婆家送走亲人后,便找来一担桶给新媳妇,让小叔或小姑(丈夫的弟、妹)带到井边挑水,不管井有多远,要一口气挑到家,途中不停歇,不换肩,不要桶中的水泼出来,众亲友站在道路两旁观看,能者就称赞夸奖一番,不能者就是生得漂亮也得不到好评。他们很讲究桶中的水,如果到家时水还是满的,就认为新媳妇财气好,将来是个好当家。

6、井边回门。一般来说,新婚月满,新娘回家省亲称为“回门”。·穿青新娘有井边“回门”的习俗,按习惯,新娘在一月内是不下地劳动,不外出串门的。串了门,会认为冲坏了别家的财气,遭人责怪,必须举行“回门”仪式,新娘才能自由行动。但是,以农事为本,“耕作多妇人为之”的穿青新娘往往是不能在家闲一个月的,于是,他们便举行“井边回门”来代替新娘月满回门。新婚七天,新娘便由丈夫带到井边,点对红蜡,烧香五柱,然后新娘烧纸跪拜,祈求将来生活平安顺利。从此,夫妻才共同劳动,新娘也可以走亲友了。

穿青人是什么民族的人(穿青人是什么人)

(二)穿青人的丧葬习俗

穿青老年人正常死亡,要正式举行丧葬仪式。整过丧葬过程的内容是,送终:包括扶死者落气、哭丧、鸣炮、沐浴、净身、理容、穿戴、吃汤饭;停丧:包括下榻、报丧、装棺入殓、设灵堂;治丧:包括绕棺、救苦、解结、辞灵、过殿、破地狱、开路、开堂、点主;出殡:包括饯亡、清棺、出魂、抬丧;安葬:包括择地、打井、背土、买地、复山;守孝和守孝禁忌等。

在上述的整个丧葬过程中,穿青人有下列特殊习俗与汉族和其它少数民族的习俗完全不同:

1、竹棍报丧。年老人死后,孝家派人通知三亲六戚,谓之报丧。报丧者手执竹棍(约三尺)去到亲戚家后,分男左女右将竹棍放于大门的左边或右边,表示是男老人或女老人去世了,亲戚家见竹棍放大门的位置,就知道是哪一位老人去世了。亲戚奔丧时,同样要执竹棍到孝家。

2、垫“鸡鸣枕”。女老人逝世后,装棺入殓要垫“鸡鸣枕”。所谓鸡鸣枕,就是用布做成鸡状形的枕头,内装死时烧的倒头纸灰,置于死者头部左边。据说给老人垫上鸡鸣枕,能庇荫子孙勤快,听到鸡叫就起床,不睡懒觉。

3、供茶吊孝。丧事吊孝,至亲至戚要下祭,下祭要牵活猪活羊,扎纸人纸马、金山银山、写祭帐、祭文、祭对、伴奏乐器。普通的吊孝叫供茶,就是拿一个糯米粑、三柱香、四页钱纸去吊孝。穿青人历来喜爱吃糯米粑,逢年过节打糯米粑吃,人死了也要打糯米粑去供他。

4、火把送葬。出殡时,众孝子要走在灵前送葬,正孝子执引魂幡在前,其它孝子执火把跟后(送出门走不很远),中途火把不熄灭的,象征今后顺利兴旺,中途火把熄灭的,预兆今后不利。

5、雀窝掩井。安放棺木的土坑称为井,挖好后要拿一个事先准备好的雀窝连同纸烧在井内,而后移棺入井掩埋。

6、烧火照墓。死者入土安葬后,要连烧三夜的柴火,后来改成送灯,即在死者墓前送三夜的灯。

7、吃素守孝。在守孝期间有很多禁忌,不动晕也是禁忌的内容之一,即不吃油肉,不吃辣椒,不吃大蒜,不喝凉水;若吃了辣椒,是对死者的心肠毒辣,吃了大蒜,喝了凉水,是嘲笑死者该死,所以,在“三七”内只能吃素菜,喝素汤,即“饭蔬饮水二十一日”。穿青人认为凡在外面伤亡、病死于居住房外或结核病、麻疯病患死者,均属非正常死亡。

这几种死亡的丧葬形式也各有不同:

1、对于患结核病、麻疯病死者,不能超度,灵柩不能入土安葬,要放置于较远的山洞或岩脚,让其自毁自灭;有的不用棺木装尸,要用大沙缸装尸,再用铁锅封住缸口,周围用朱砂划符封住,使他不得超生;有的直接将尸体焚毁。

2、对于产期中死亡的妇女,只能就地装棺入殓。灵柩不能放在堂屋中间,要从小门或后门抬出去,虽也超度,但还要惩治,以免今后为患于人。若婴儿还未生出来的,要破腹取出婴儿才能装棺,不能一棺装两人。

3、未满十二周岁的孩子死亡,不用棺木装,就用稻草包住丢在山上或挂在树丫上,让野兽吞食,凡尸体久不毁烂的,还要请巫师把尸体烧掉。十二周岁以上,但还不到成年和尚未结婚就死了的,称为“化生子”,不用棺材装,只用火匣(即订制的木箱)装,一不择地,二不办丧事,抬出去埋葬了事。

穿青人是什么民族的人(穿青人是什么人)

(三)、穿青人的装束

穿青人的生活习俗有别于其他民族,穿着打扮也有其特点。

1、妇女装束:头梳三把头,身穿夹领花襟套袖的三节袖两节衣,下穿青色大脚裤,脚穿尖钩满帮花鞋,腰系白色大腰带,腿扎裹脚,耳佩寸勾耳环,手戴银镯。三把头式构形特别,从前鬓拢发向上,扎以头绳,后拢发扎紧弯成“C”状前靠;余发从中拢起,略高前后两束扎紧,三束绾结,再用别簪斜插到后,其上罩一块长2.5尺、宽1.5尺的青白两色夹层头帕、挽成尖状向后结为燕尾型。妇女很讲究头饰,经济宽裕者,发结上常戴满首饰。夹领花襟套袖三节袖两节衣,上青色至腰,下兰色至膝下,要用寸余白布镶边,领二至三层,中高约2.5寸,两头略低,穿时把领翻二留一,或全翻于肩上,故有反托肩之称,袖为三节做成,袖口大,斜襟宽约二寸,领襟和袖口上都绣有云钩花状,俗称“三节袖两节衣”。妇女穿的满帮花鞋,分钩钩鞋、包包鞋、尖尖鞋三种。钩钩鞋,由两块绣有块状花间云钩花的鞋帮合成,鞋头尖而朝后弯,兰色布作五寸许的鞋筒,多老妇人穿用。尖尖鞋,与上同,只是鞋头尖而不弯,无鞋筒,底薄,轻便,年轻妇女常穿。包包鞋,由两块不锈花鞋帮和一块绣满花的鞋头构成,鞋头不尖不钩呈包包状,底薄,穿着舒适,多为少女穿之。耳坠,成“S”状,银质或铜质,手镯为银质或骨质,银镯有花纹。腰带有一丈二尺(小布)白色或兰色布,裹脚系青布。

2、姑娘装束:头梳独辫,辫梢扎红头绳,朝后垂至腰间,衣服青色或兰色,用白布镶边,袖为二节套成。腰系盘花短围腰。下装兰色,脚穿包包花鞋或桂花耳草鞋。

3、男子装束:老年男子头戴一丈二尺(小布)头帕,身穿青色长衫,腰系青色腰带,下穿兰色或青色大脚裤,脚穿草鞋。青年男子,常穿对襟青色或白色短衫,头戴大白帕,戴帕时,在额上方卷成人字形装饰,或在左边让帕须垂至耳肩。下装大脚裤,系花裤带,脚穿草鞋。

4、儿童装束:头戴狗头帽、猫头帽、喜鹊帽。各种童帽不但形象,而且绣有花纹,胸戴转转花胸兜和肚兜。女童衣着亦青色或兰,鞋上也绣有花纹,护理幼婴的襁褓,其状别致,花样新颖。穿青人服装多为自制。妇女们自种苎麻,自己纺沙织布;自种青靛,自安染缸染布缝衣,尤其是刺绣,别有独到之处。据穿青人讲,穿青妇女从前穿裙子,裙子为青色,裙边绣有拦干花。清镇县一位老人说,以前姑婆出嫁时要穿“站裙”,到夫家三天后才脱下,以后每逢喜事中作客再穿。五显坛的科书上也载:穿青妇女“头上梳的尖尖头,身上穿的青青衣,脚下穿的青青裙”。随着社会的发展,穿青人的装束有一定的改变,但在一些边远山区,仍有些穿青妇女还保持原来的穿戴,有的女老人在临终时,还要穿好原装,梳好三把头才安然内寝。

由于穿青人上下装多以青色为主,人们叫他们“穿青”,久而久之形成了“穿青”这个族称;由于他们服装类似花苗族,又梳三把头,历史上其他民族称他们为“杀天苗”,说“苗顾头、汉顾脚、倮倮只顾背热火”,自然地把他们列入苗彝类。官方志书记载也把他们同汉族区别开来,认为是一种少数民族。

穿青人是什么民族的人(穿青人是什么人)

(四)、穿青人的节日和禁忌

1、节日。穿膏人过的节日有大年、小年、三月三、四月八、七月半、九月二十八、十月初一,其中古老的特有的节日是九月二十八,较为隆重的是大年、小年和四月八。

九月二十八日:相传是五显神的生日,是穿青人特有的古老节气。这天,家家都要杀鸡祭祀,燃香焚纸敬供五显菩萨。辛苦一年,庄稼得收,这是五显菩萨暗中保佑。九月为一年结束,十月为一岁之首,十月初一新的一年又开始,应该诚心祷告五显菩萨降福于人们。所以九月以后,有的人家就要庆五显坛,跳菩萨,庆祭活动更为热闹。《黔记}:……土人,以九月祀五显神,远近邻人咸集,吹匏笙,连袂宛转,以足顿地为乐,至幕而还”,就是这一节日的渊源。

大年节:大年以除夕至初五共五天,初五以后叫放年。除夕打糯米粑供神,打吃的粑粑比任何节日都要多,一般准备够吃到正月十五。供神粑五个,供饭五碗,供酒五杯,这都象征着对五显菩萨的奉供。正月初五用一个供神粑煮在甜酒中吃,说五显神保佑全家平安。留着四个到十五元霄节拿在菜园中“吃菜虫”。初五与除夕一样隆重,出阁的姑婆也要接回来团聚。十五元霄节叫过小年,这天要到园中去边吃糯米粑边念:“吃菜虫”;要用肉喂树子,让树结的果子多;用人装扮野猫遍村追逐,说这样做今后野牲不敢进寨子,用冬青树叶在火中烧出哔哔叭叭的声音,名日“爆格蚤”,象征将臭虫、蛋、子、格蚤等寄生烧死。

四月八:要用一种叫染饭花的植物花将米饭染黄来吃,,叫“吃染饭花”,并在大门上贴一道符,符用黄纸架十字写成:“佛生四月八,毛虫今日嫁,嫁在深山外,永远不归家”等宇。

三月三:三月三祭山神。

七月半:七月十三烧冥钱给阴间老人,冥钱不封,在堂屋中烧散钱,嘴中吩咐给阴间某某老人收用。

十月初一:十月初一杀雄鸡一只供牛王菩萨,打粑粑套在牛角上,给牛披红挂彩,牵牛到塘边喝水照镜,慰劳牛一年的辛苦。以上节日反映了穿青人农耕生活的特点。

2、禁忌:在历史上穿青人也有许多禁忌,这些禁忌表现在生产中和日常生活中:大年初一,早上不喊起床,不向外泼水、扫灰,不串门,不出财,不开堂屋大门,不劳动,不下生(吃现成饭菜);禁用桐油和牛、马、犬肉供神;“红煞日”忌出门、立房、经商、办婚事;逢戊日忌动土;祭神时忌乱说话;产妇忌进堂屋立于五显坛前,忌跨越大门;孕妇忌给别人接亲、送亲;人生了病要插标忌生。还有“天上不吃雕、鸽、雁,地上不吃牛、马、犬”等饮食禁忌。穿青人的基本情况在丰富灿烂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百花园中,绽放着一枝奇特的小花——这就是我国多民族历史文化中的穿青历史文化。数千年来,穿青人以有别于其他兄弟民族的独特信仰、服饰及风俗习惯,在贵州省的边远山区艰苦奋斗,繁衍生息,在历史的长河中流淌着。尤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穿青人以自己是伟大中华民族的子孙而感到无比自豪和骄傲。他们的血与中华各族人民一起沸腾;他们的心脏与祖国人民一起跳动。为了较好地反映穿青人的历史文化,加强民族团结,创造社会更加美好的未来,特将穿青人的有关情况综合如下:

穿青人主要分布在贵州省西部的毕节、安顺、六盘水市、黔西南、黔南五个地、州、市所属二十多个县,一九五四年普选登记有二十四万八千多人,第五次人口普查自报填写穿青人族称的人数约六十七万人,其中半数以上聚居在织金、纳雍两县,每县均超过二十万人。

从居住地域来说,穿青与各民族处于大杂居小聚居的状况。但在一些主要的聚居区如织金、纳雍等县,他们居住的村寨连绵百余里。其余各县,“杂村不杂户”的穿青村寨比比皆是。这些大大小小的穿青村寨,多数处于边远的山区地带,少数处于平坝地区,街场基本上没有。

穿青人原先使用的一种汉语方言“老辈子话”(这种方言现仍流行于贵州的黔南和黔东南地区)已多不使用。但大多数地区还保持着这种方言的痕迹。如“f”变“h”,“ian”变“ie”等,一说话就知道是穿青人。由于穿青先民较早接受汉文化的影响,母语消失,他们的语言已分辩不清,这种“老辈子语”是否是独立民族语言的痕迹,尚未查出确实证据。现在他们都普遍使用了贵州通行的官话。

他们的表面文化特征–服饰在大部分地区虽然已近于消失,但在一些边远偏·僻地区还明显可见。他们的信仰——五显坛至今还普遍牢固地保持着。节日、婚姻、丧葬等方面的习俗多数与周围各民族不同。其民族意识与民族感情十分强烈。

据史志记载,穿青人的族称早期叫“土人”,又叫“里民子”,后期叫“穿青”。所以称为“土人”,是因为他们“居土日久”,是贵州的土著民族,这是以居住的历史状况来称呼的;所以称为“里民子”,是因为他们先民与早期“里人”(亦泛称“僚”)有关,这是就其历史源流来称呼的;所以称为“穿青”,是从“衣尚青”而得名,这是以其服色特点来称呼的。这几种称呼先是他称,进而“穿青”一名被穿青人接受’了,成了他们;的自—称。这个名称最早见于乾隆《威宁州志》,继后是光绪《平选州续志)和民国《大定县志》、《镇宁县志》、《平坝县志》。《平远州续志)和《大定县志》是在记述同治初年农民起义时提到的,《镇宁县志》则把“穿青”作为该县的第四种民族载入史册。此外,清康熙三年吴三桂平水西之后流传于民间的木刻唱本《水西传》也记有“穿青”,把他与水西境内的彝、苗、仡佬、龙、蔡、羿、白、仲家等八个民族并列,统称“九种夷蛮”。由此可知“穿青”这个名称,明代就有了。

与穿青邻近的少数民族对穿青人也有专门的称呼。剪发仡佬称之为“褒撒”,披袍仡佬称之为“沙越”,苗族称之为“撒格娄”,彝族称之为“撒娄米”,布衣族称之为“戛敖”。这些民族称“穿青”与称汉族都有一个共同的词“蓑”、“沙”撒”、“戛”,含意是“客人”或“另一种人”、“后来的人”,并非专指汉人’,也不认为“穿青”是汉人,如彝族称汉族为“撒普“,称布依族为“撒土”、称回族为“撒拉”、称穿青为“撒娄米”,这“撒*’即带有“客人”、“另一种人”的意思,并非认为布依族是“白汉人”,回族是“黑汉人”。又如有些地方的侗族称徭族为“(k016州)”称壮族为“(kojsul)”,这个“ka”字也是带有“客人”或“另一种人”的意思。总之他们认为“穿青”不是汉人。

秒鲨号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0)

大家都在看

品牌推广 在线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