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是什么意思(中庸之道的真正含义)

中庸是什么意思(中庸之道的真正含义)

《中庸》这本书的开篇第一章,就讲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意思翻译过来就是:喜怒哀乐的各种情感没有表现出来时,叫做中,表现出来而符合节度,叫做和,中为天下的根本,和为天下最普遍的规律,达到中和的境界了,才算各得其所,万物生长。

先看“中”,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首先承认了人有各种情绪和情感,只是强调情感不外露,一个人不让自己的情感外露,称之为中,此即为天下的根本。为什么“中”是天下之根本?实际上讲到了人的自然状态,遵循人天然的本真善性,就是一个人最根本的好的状态,也是一种很高的境界,我认为也可以通俗地理解为保持本真,保持平静。再进一步用三个字来讲,就是“没脾气”。

中庸是什么意思(中庸之道的真正含义)

再看“和”,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是说人的情感如果需要外露,那么应该有节度,有分寸。我们把“中”与“和”对比来看,就能更易理解,“中”,是讲人的一种自然状态,天然状态,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具有自然属性,“和”,是讲人的社会属性,情感难免有外露之时,这个时候就要遵循适度原则,才能在社会生活中既保持本真的一面,又能融入生活,游刃有余。

本文转载自:https://www.gylmap.com

这种解释在《中庸》之第一句话中,也可以得到印证:人与生俱来的自然之性即为天性,遵循天性做事叫做道,按照道德原则修养自己,要求自己,叫做教。这里的天性,即“中”,后天的教,即“和”。

《中庸》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概念:慎独。一个人在别人看不见、听不到、不会知道的地方,或者时间,做事、思考、言行依然奉行谨慎、谦恭、戒惧的心态,人前人后一个样,同样严格要求自己,没有丝毫差别,这可称之为慎独。

中庸是什么意思(中庸之道的真正含义)

如果说一个人做事不偏激,可称为奉行中庸之道的话,大概只说对了一部分,通过上面分析,可以看出来,中庸的概念,至少包含了三层意思,一种自然淳朴的状态,一种发而有节的处世之道,一种慎独的自我修养的状态。慎独与“中和”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慎独更易促成一个人达到“中和”的状态,一个自我修养不够的人,怎么完成淳朴天性的维持?又如何做到情感发而有节?这是办不到的。

其实中庸之道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概念,上面只是谈到了其中最根本的几个点,当然“致中和”是中庸概念的核心,而慎独又是“致中和”的重要方法之一,中庸之道也并非如人们通常理解的凡事过得去就行,马马虎虎即可,难得糊涂,如果单纯这么理解,是对中庸之道的误读,中庸之道是一种积极的处事方法论,并非一个简单的概念。

秒鲨号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0)

大家都在看

品牌推广 在线咨询
返回顶部